
李振平 男,1969年6月出生,山西省中阳县人,毕业于山西省中医学院,研究生学位,主任医师,现任山西吕梁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、吕梁市二届政协委员、政协三届常委。兼任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教育研究会、中国骨伤人才学会副会长,世界中联风湿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,中国传统医学联合会副会长、副主席,山西省骨伤人才学会副会长等职务。
一、学术思想(善辨证开辟新路)
出生于中医世家,自幼跟随父亲李廷俊(山西省名老中医)学习中医,掌握了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中医辨证施治及理、法、方、药。1984年参加工作后,在山西省中医学院系统地学习了《四大经典》著作和中医、内、外、妇、儿等临床各科基础理论以及现代医学理论基础。勤求古训,博采众长,刻苦专研,勇于实践,在不同理论体系中掌握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和诊疗方法。多年来,一直坚持学习医学基础理论、密切关注医学的新发展、新动态,尤其是中医药的新进展,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。
强调用药轻灵活泼:所谓轻灵,即药量不宜过大,药味不可过多过杂。因为量大药杂味厚气雄,难以运化,脾胃不伤于病而伤于药。所谓活泼,即药物要选辛散芳香流动之品,不可壅滞滋腻,壅滞则涩敛气机。认为药不在多而在精,量不在大而在能中病,贵在恰中病机。
个人不但能得心应手治疗和指导下级医生诊疗各种常见病和多发病,而且能熟练地处治多种疑难病症,尤其擅长应用中医中药治疗骨结核、肺结核、淋巴结核、风湿、类风湿、骨质增生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、强直性脊柱炎、过敏性紫癜、贫血、牛皮癣、乙肝、脉管炎、颈腰椎间盘突出等疑难病症。2007年以来诊治上述各种疑难重症约20余万人。慕名而来就诊的患者遍及全国各地及美国、俄罗斯、乌克兰、西班牙、朝鲜、韩国等十多个国家。
二、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
自1994年以来,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科研课题研究并多次获奖。《灭痨系列药品治疗流痰临床应用技术研究》1995年获吕梁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、1996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;《灭痨系列药品治疗肺痨临床研究》1999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、2003年获吕梁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;《中医药为主治疗脊柱结核截瘫临床研究》2006年获吕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、2012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三等奖;2010年《内服中药治疗颈椎病临床技术研究》获吕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,其中《中医药为主治疗脊柱结核截瘫临床研究》《中医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研究》2005年8月经山西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鉴定,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。
三、出版著作及主要论文
工作之余,挤出时间参与医学著作的编撰。分别担任《骨髓炎•骨与关节结核》《颈椎病》等书的副主编和编委,担任国际高等中医院校系列教材(中英文版)《推拿功法学》主编,参与编写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(中医丛书)和高等中医院校系列教材,《骨髓炎•骨与关节结核》《颈椎病》《推拿基础学》《针灸治疗学》《经络腧穴学》《中医诊断学》《中医外科学》等的编写工作。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《龙蚣散与滋肾蠲痹丸加辨证施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03例》《灭痨复骨丸治疗肺结核320例临床疗效观察》《复颈通痹汤治疗颈椎病371例》《抗骨质增生丸治疗骨质增生症571例临床疗效观察》等30余篇,并多次参加斯里兰卡、马来西亚、法国、美国等十余个国家的学术交流。
作为一名医生,其不但医术精湛,而且医德高尚。多年来很少午休,经常不能按时就餐,忙前忙后,日夜操劳。乘火车远道而来的患者找不到医院时,亲自开车去车站接,患者诊疗后不需住院而又当天无法回家时,又亲自联系妥善安排食宿,对特困患者无钱住院看病,不收住院费,视情况减免药费,个别患者无钱返乡时还赠予路费。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,温暖了患者和家属的心,受到广大患者的赞誉及社会各界的认可,取得了一系列的荣誉。

2004年获离石区第四届十大杰出青年,2006以来连续4年被评为全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,2007年获吕梁市第一届青年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,2012年市委组织部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、市科学技术协会授予首届“吕梁市优秀科技工作者”荣誉称号,2016年吕梁市卫计委授予“吕梁市名中医”,2019年1月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、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授予“山西省卫生计生系统先进个人”称号。 2019年3月入选山西省“三晋英才”支持计划拔尖骨干人才。曾荣获“世纪名医”“跨世纪骨伤医学科技杰出人才”称号。
个人事迹已录入《中国跨世纪专科名医大典》。